作为一名乒乓球爱好者,读了杨华《乒乓球不再适合充当中国国球》一文,心中甚是不悦。通篇文章毫不尊重历史,抱着对乒乓球项目的否定,甚至是歧视与藐视乒乓球,真是信口雌黄,胡说八道,猥亵了广大乒乓球爱好者喜欢爱好乒乓球的感情。
一是乒乓球作为“国球”的历史不容改变。为国家取得的历史辉煌成绩绝非偶然,是几代乒乓人为之拼搏奋斗的结果。不能用今天的眼光看待历史,历史就是历史。
二是乒乓球作为一个运动项目,有着非常广大的爱好群体和群众基础,才有了乒乓球的辉煌。就像巴西的足球一样普及。世界上任何一个体育项目,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群众基础的是不会取得好的成绩的。可以说在世界上,只有在中国乒乓球才会有这么广泛的群众基础。
三是乒乓球并不能比其它运动更能为国家争尊严,为民族增信、为百姓添快乐——国球的头衔早已名存实亡。这是从何说起?请问又有哪一项运动能为国家争尊严?真是满嘴胡说八道。其这么说,就是否认历史和否认乒乓球为国家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。
四是每一项体育运动都有自身的运动特点和技术,乒乓球恰恰是球类运动中技术最复杂的一项运动。其所说的乒乓球在欧美不是作为休闲性的“餐后运动”,就是游戏性的“热身运动”,如同在酒吧里扔飞镖,在健身房里跳绳,属于随便玩玩的范畴。一是说一是说明乒乓球项目不受场地条件的制约,容易普及推广。二是更是说明了乒乓球运动本身技术性强,要求高,如果想打好就必须受到长期不懈的技术训练。说明了杨华根本不懂乒乓球。还随便玩玩,你杨华随便玩玩来,广大乒乓球爱好者能打你个满地找球,两眼冒金星!
五是杨华在文章中——“乒乓球外交”使乒乓球最终达到了国球的高度,然而,与其说是乒乓球运动魅力独具,倒不如说美国人当时只能靠乒乓球向中国表达恭维和善意。不知道是政治选择了乒乓球,还是乒乓球选择了历史,这是历史给予了乒乓球的与政治牵连的机缘,也许在当时可能没有其它可以联系的路径,但不管怎么说是“乒乓球外交”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僵局,为历史涂上浓重一笔。请问杨华,当时的中国领导人也好,美国领导人也好,都不及你杨华呗
六是由于“拒黄拒赌拒乒乓球”是在央视春晚播出,传播广,影响力大,作为国乒人以及广大球迷,有点反响是必然,并不代表“矫情”、“玻璃心”、“文字狱”和“太把自己当回事”。特别是对于一个职业乒乓球运动员来说,你小品用乒乓球来说事,从感情上接受不了。再说王皓也好,汤媛媛也好,也就说那么简单一句或者几句来表达一下内心感受也很正常。你一个靠嘴和靠文字工作的吃饭的人抨击搞体育的人,显示有能耐,有水平咋滴?
愚以为作为一个体育项目,无论足球还是乒乓球或者是其它体育锻炼项目,都没有高低贵贱和高下之分,每一项运动都有它的适宜人群和群众基础。只有让体育运动远离了政治、远离了功利,才会回归其本来面目,成为一项真正的体育运动!
转载
赞+5
打赏楼主
回复
2015-02-27